简体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子风采
学子风采

我院博士生许太林荣获第十一届校长奖章

发布时间:2017-06-05 10:33:02   作者:
访问量:

 为弘扬我校“求实鼎新”的校训,秉承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加大树立和宣传学生先进典型的力度,在校园里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风气,引导和激励广大同学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报效祖国。自4月份启动以来,通过个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评比和候选人答辩等环节,评选出我校第十一届校长奖章,我院博士生许太林获此殊荣,特此祝贺!

12121212.jpg

许太林自我介绍:

本人于20089月进入北京科技大学理科实验班,开始本科学习生活,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20109月转入化生学院化学系。20126月保送至北京科技大学化生学院化学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期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联合培养2年,师从Joseph Wang教授。20154月获得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度十大新闻人物,2013年和2016年获得 三好研究生荣誉称号。博士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以第一和共同一作发表SCI论文8篇。现将于20176月获得博士学位,特将五年学习生活总结如下:

在学习方面,我能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博士第一年就获得了博士阶段所要求的全部学分,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平均分为86.1,超过50%的科目取得了90分以上的成绩。在这一阶段,我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专业训练、实践积累和自学等方式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已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懂得了要在科研的道路上爬得更高,一定要有坚实的基础,空中楼阁是不行的。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与班级的同学相处融洽。在博士期间,我每周组织实验室的羽毛球运动,平时酷爱自驾游并参加各类户外爬山。参加体育运动、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是缓解压力以及增强身体的最有效途径,劳逸结合也可以使我更好的进行学习和科研。

在博士五年的科研过程中,我善于总结、发现问题,对感兴趣的文献追根溯源、广泛查阅以获得新的想法,并通过咨询导师、、与同学进行讨论等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我不畏困难,敢于进行新实验的探索,对未知的领域持有强烈的好奇心,积极参与了导师的各项课题及实验室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导师交付的任务。实验过程中我能够做到及时记录、整理和总结实验数据,独立分析后完成中英文期刊文章的编写,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从实验到文章的流程。在攻读博士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SCI 论文15篇(按照2016年最新影响因子计算,总影响因子IF=161.887),IF > 109篇;以第一和共同一作发表SCI论文8篇,总影响因子IF=86.413,包括:Adv. Mater. 一作1篇,IF18.960,化学和材料类top 期刊;ACS Nano一作1篇,IF13.334,化学和纳米类 top期刊;JACS一作2篇, IF13.038,化学类top期刊;Nano Letters共同一作1篇,IF=13.779,纳米材料类top期刊;Nanoscale共同一作1篇,IF=7.760Analyst 一作一篇,IF=4.033Electroanalysis一作一篇,IF=2.471;其它合作发表9篇,被引用280余次(Google Scholar),H-index=8。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相继被Materials Views, Nanowerk, phys.org, X-Mol等网站以研究亮点的形式进行了报道。

博士期间多次受邀参加研究领域内的学术会议并做口头报告,其中包括3次邀请报告,分别为2016417日在深圳举办的全国微尺度自驱动体系研讨会,201717日在重庆举办的生命科学沙龙会议,以及2017825日将要在武汉举办的“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icro/Nanomachines (ICMNM)”。其他参加的国际会议包括201548日在旧金山举办的“Spring MRS Meeting”2017117日在广州举办的“3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inspired Interfacial Materials with Superwettability (iBIMwS 2017)”20161222日在北京举办的“The 2nd Lifeomics and Precision Medicine Conference”。国内会议包括201672日在大连举办的“2016化学年会201717日在江苏沭阳举办的生物医药产业论坛等。参加会议期间,认识了很多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和优秀的同学,在跟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了现阶段国内外微纳米马达以及生物检测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大大丰富了自己对这两个方向的了解和一些其他相应学科的认识,为今后更全面的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

20159月和20169月,我两次受化生学院邀请给博士研究生以及硕士研究生新生做题为《科研生活与自我成长》的学术引领讲座,从自身科研成果入手,简单讲解了自己的科研研究历程,讨论了科研论文对博士及其硕士研究生的重要性,并从文献检索搜索、引文分析、文献管理、文章思维导图、电子笔记、科研作图、前言跟踪和文献下载方法等方面为大家进行详细梳理,让科研工作变得更加有条理更加简单。最后向大家介绍了申请出国的常用途径以及需要准备的材料和注意事项。201748日我受邀为北京科技大学本科2015级理科实验班做讲座,作为理科实验班的学长,我用自己科研的亲身体会为大家讲解学士直攻博的优缺点和出国方法等,为学弟学妹之后的选择指明方向。

本人主要课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人工微纳米马达驱动及其在生物方面的应用

人工合成微纳米马达可以将能源转换成驱动力,期望像自然界内生物马达一样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任务。在先前的研究中,我们通过蒸气这种方式,实现了远程蒸气驱动微纳米Janus马达(Sci. Rep. 2015, 5, 13226, 详见文章13),后来我们进一步对微纳米马达进行修饰,通过溶解其肠溶外壳将有效载荷提供到特定位置,并在目标部位激活它们的推进以达到局部组织穿透和载药(ACS Nano, 2016, 10, 9536详见文章16)。

但是化学驱动微纳米马达也面临着毒性和需要不断添加燃料等问题。超声控制和推进微纳米马达具有可控性高、使用寿命长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我们首次使用超声实现了对管状微纳米马达速度的快速和精确控制(J. Am. Chem. Soc. 2014, 136, 8552详见文章6该工作被JSTO in the news 网站亮点报道。外源超声场也可以引导催化纳米马达进行可逆性组装,我们首次实现了超声下棒状微纳米马达可逆的聚集和分散(J. Am. Chem. Soc. 2015, 137, 2163, 详见文章5)。其中包括棒状微纳米马达的聚集和分散、控制纳米马达群的移动以及分离棒状与Janus纳米马达。随后我们进一步用超声和磁同时控制纳米马达分散和聚集(Nano Lett, 2015, 15, 4814, 详见文章17)。

为了更好地模拟生物马达的功能,人们开始利用生物分子来修饰人造微纳米马达以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通过对红细胞膜伪装的纳米马达的超声自驱动,有效地加速了其中和成孔毒素的过程(Adv. Funct. Mater., 2015, 25, 3881, 详见文章14)。这种仿生红细胞伪装纳米马达将人造微纳米马达同生物膜相结合,也代表了一种新型的人造微纳米马达概念并已应用于多个领域。直接用红细胞作为微纳米马达更加无毒无污染,能实现生物相容性更好的应用(ACS Nano, 2014, 8, 12041, 详见文章11)。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从四种不同外场驱动的微纳米马达入手,分别详细阐述了包括光驱动、磁驱动、超声驱动、电驱动和双驱驱动的微纳米马达在近十年内的设计和研究过程,并总结了这些外场驱动的微纳米马达在颗粒可控聚集与组装、微纳米加工、货物运输、靶向药物治疗、靶向基因和蛋白质运输、操控细胞、去毒素、纳米手术、提高生物相容性和活体应用方面的进展,展望了未来微纳米马达的发展方向,并指出了微纳米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Adv. Mater. 2017, 29, 1603250, 详见文章1该工作受到一致好评并advanced science news 亮点报道。另外受《中国科学化学》杂志邀请总结了微纳米马达的控制方法及其生物应用(SCIENTIA SINICA Chimica, 2017, 47, 29, 邀稿通讯作者,详见文章10)。

二、细胞生物学和生物检测

早期的循环肿瘤细胞在血液中浓度极低,流动性大,且形态并未出现较大变异,不易与正常的细胞分离。我们通过电化学沉积的方式获得枝状纳米金结构,然后通过Au-S之间的强化学键作用将抗体修饰在表面,实现了对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和电化学释放(Adv. Mater, 2013, 25, 3566, 详见文章9)。同时我们也合成了水下透明的纳米烟灰基底用于癌细胞的捕获(Adv. Healthc. Mater. 2014, 3, 332, 详见文章12),此外超浸润界面也可以用于细胞的捕获以及阵列化的培养(Nanoscale, 2016, 8, 18612, 详见文章7),这些结果在癌细胞捕获和分离方面有重大应用前景。

电化学技术不仅仅用于沉积金,也被用于检测生物物质,比如检测NO这种信号分子(Electroanalysis, 2014, 26, 449, 详见文章4)和第二信号分子H2SAnalyst, 2016, 141, 1185详见文章3)。相比于电化学检测,比色检测能更加直观地观察到颜色变化,因此我们合成了基于罗丹明衍生物的荧光探针,该探针与溶液体系中的Cr3+离子相互作用颜色加深,实现对Cr3+离子的检测(Imag. Sci. Photochem.2015, 33, 144, 详见文章15)。

比色检测也被用于POC便携设备中,我们利用棉线实现了对核酸的比色检测(Biosens. Bioelectron. 2016, 86, 951, 详见文章8)。同时我们也开发出一种超亲水和超疏水界面的检测平台,在超亲水的孔里实现了比色检测(ACS Nano, 2017, 11,621, 详见文章2),由于超亲水界面的强吸水性和超疏水界面的强排斥水性,液滴能在表面实现阵列化,并能倒置检测而不滑落,在微重力下的实验提供了新平台。

对我来说五年的研究生生活收获颇丰,在这五年的学习过程中,我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在微纳米马达这个领域内取得一定知名度,受邀参加该领域的各大重要学术会议。更重要的是我的学术交流、评估和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感谢母校、感谢导师对我多年的培养,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会继续坚定的走下去,期待他日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母校添一份荣光!

 

北科大化生